Just enough, Just in time 是我很喜歡的一個概念,不管是以前在快步調的新創公司,還是現在的顧問工作,我都發現這個心態能在許多面向帶來好處。(但不可否認的是,許多時候,我們還是希望能遠遠的超越「enough」。)
但是,什麼是「剛剛好」?它不代表著事情變得輕鬆,而是強調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情,以加速驗證假設。換言之,這是一種能力,能夠判斷「什麼時候該停下來?什麼時候應該更深入?」。
以下分享三個,我覺得Just enough, Just in time很適用的時機。
01商業分析/顧問工作
在進行商業分析的時候,我不會立志於完成最深入的研究,畢竟我不是一名學術研究人員,若是花太多時間進行研究,反而有可能喪失時間優勢或是無法達到客戶要求。
例如在專案初期與客戶進行Design Thinking以及Ideation的階段,採用測試、學習、調整的方式進行分析,整個過程就像是一個初學者在煮湯一樣,加一小撮鹽巴,試喝一下,然後重複個幾遍。
商業分析的重點在於識別客戶最關鍵的議題或痛點,再拿初步結果,快速與客戶啟動更多正式/非正式的對話,才能形塑出ChatGPT回答不出來的獨特見解,讓整鍋湯更對味。
有一個相呼應的例子是,最近,有個客戶也和我們坦承,他們起初幾乎以ChatGPT的內容,來製作數位轉型的能力成熟度評估(Capability Maturity Assessment)的模板。相信大家都知道,ChatGPT的回答通常具有一定的通用性,但是因為回答太廣泛了,不一定真正具有獨到見解,想像客戶本身對自己的產業了解一定很深入,ChatGPT的內容則應該是對剛入行、還算一片白紙的人比較有幫助。
但是,因為ChatGPT很快就產出一些內容,我們便能與客戶基於這個大範圍的框架,一下子就進入更深層的討論。最終的結果是,我們依照客戶獨特的企業架構與營運模型,取代原本非常通用的內容。
我想Generative AI真的成為啟動對話的絕佳工具,減少大家討論廣泛概念的時間,專注在提出實證例子、反對、與更多需關注的細節。
02建立MVP(最小可行產品)
假如我們正在為客戶打造一個Mobile App,我們的目標應該是「證明App有被建立的價值」,而不只是證明構想的功能可以正常運作。
所以,只需要有Just enough的解決方案解構,而不用一個縝密規劃的Product Backlog,最重要的是確保使用者可以測試評估MVP,甚至是加入產業專家、解決方案架構師的想法,再隨著每一次的iteration,去調整就好了。
比較熟悉Agile的人可能也發現了,「Just enough, just in time」就是其中一項原則。
03 上班族的自我成長
有些人也許也有經歷過「學習焦慮」,特別是當我們處於快節奏的世界中,每天還有AI來AI去的新聞。
「剛剛好」的心態讓我們專注於當下的學習機會,而不必過於擔心要學習的內容有多廣泛。例如,剛好看到有興趣的文章或新聞,就認真閱讀一下,除非是真的很有興趣,不然就隨緣心態。這種心態有助於減輕焦慮,同時也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激發更多的學習興趣。
一但我們學會在不同情境下適當地應用這種「剛剛好,就好」的心態後,相信我們可以更好地提高效率、減輕壓力,並持續成長。但是,必須提醒大家,千萬不能用這樣的想法,當作偷懶的藉口,很多時候超過「剛剛好」的表現,才是會讓人眼睛一亮的!!